解读2014云计算:有一种态度叫做“拥抱”(上)
发布日期:2016-4-7 21:4:30
解读2014云计算:有一种态度叫做“拥抱”(上) 2014年,整个IT领域发生了许多深刻而复杂的变化,InfoQ策划了《解读2014》年终技术盘点系列文章,希望能够给读者清晰地梳理出在这一年技术领域的发展变化,回顾过去,继续前行。 本文为“解读2014云计算篇”,今年,虽然云计算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火热,产业界对云计算的关注度已经被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的名词所超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云计算自身影响力的削弱,而是因为“云”已经成为IT技术与服务领域的“常态”。产业界对待云计算不再是抱着疑虑和试探的态度,而是越来越务实地去接纳它、拥抱它,不断挖掘云计算中蕴藏的巨大价值。 本文通过几个关键字来勾勒出今年整个云计算领域发展的脉络,深入分析这些词背后的意义、InfoQ对此的报道、对势态的评论等。 一、生态 “生态”是2014年云计算领域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各大厂商都逐渐认识到云服务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传统的软件销售模式已不再适应互联网的要求。客户购买云服务,不是使用它某种“功能”,而是基于厂商的平台搭建一个系统,规模可大可小,这种服务使用模式要求客户具备全面的技能,然而面临的困难也接踵而来。基于此,云服务厂商的当务之急是打造一个完备的生态圈。 InfoQ此前有报道过,阿里云宣布启动“云合计划”,基于开放的API和共享的市场资源,对外招募合作伙伴。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招募万家以上的合作伙伴,不管是咨询公司、系统集成商、独立软件商、中小服务商、软件外包与IT服务商还是数据中心服务商。事实上,据我和多个云服务厂商的沟通了解,包括Microsoft Azure、UCloud等都推出了相应的创业者扶植计划,不一而足。 既然是生态系统,那么一定要制定并维持好生态系统中的游戏规则。正如我在某云厂商的恳谈会中所说,这个系统不单单是开发者,还需要包括他背后的就职公司、他开发的产品面向的客户、开发者的合作伙伴等等,当然还有云服务厂商。一个平台想要凝聚力,不外乎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分析。物质方面,开发者能从这个平台上获取利益,比如这个平台是支持开发者创业的、多语言跨平台的、具备快速部署优势的、适合迭代开发的,生态系统的成功案例多,具备这些特质,会让这个平台的开发者最终受益。从精神方面,要让开发者有参与感,他在开发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能够通过生态系统分享出去,影响其他人和公司,并且他的意见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那么这种参与感会吸引开发者。 云厂商的成败关键在于生态圈建设,谁的圈子越大越成熟,谁就会越容易活下来。所以,可以预见,在未来两年,厂商的生态圈建设将全面铺开,除了目前已有的创业者支持计划,更重要的是制定生态圈的生存法则,塑造合作共赢的业务模式,让生态圈里的大大小小的利益相关者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定位,并最终盈利。 二、落地 “落地”这个词在今年更多地用在了全球的云服务提供商。从没有人怀疑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与利益,当然,云厂商也不例外。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领跑全球云服务市场,云计算产业体系完整,巨头企业加速向全球扩张,据业内数据,目前在全球TOP 100的云计算企业中,美国就占了 84 家。亚马逊占全球 IaaS 市场的40%、微软占全球 PaaS 市场的64%, Salesforce占全球 SaaS 市场的 21%。众多厂商在领跑之后,都把下一个掘金的目标对准了中国,国内的IT产业在近几年迅猛发展,云计算市场发展势头很好,特别是国内云厂商正在抢占市场份额,让美国公司的落地步伐迈得更紧。 据InfoQ报道,微软中国在今年初宣布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在中国正式商用,并在年末的时候会开放注册,虽然中国版和国外版在某些最新功能上有所延迟,但同步的节奏也正在加快。Satya Nadella在今年2月上任微软CEO后提出“云优先、移动优先”的口号,Scott Guthrie则接任Satya此前担任的Cloud and Enterprise执行副总裁一职。在年末的时候,我采访了Azure落地中国的总导演、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严治庆。他指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国外云厂商需要通过独特的商务与运营模式在中国落地,这不但需要和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努力,还需要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 除了已经落地的Azure,还有一个即将落地的大鳄——AWS,作为云服务的开创者,AWS在国内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品牌知名度。据我了解,很多有国外业务项目的本土公司已经大量使用了国外的AWS服务。面对国内机遇,AWS着手布局。目前在国内推出了有限预览版,开设了多个数据中心,并在今年推出了中文支持和运营团队,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在国内区域上线业务,何时才能真正落地,我们在2015年值得期待。 未来IaaS与PaaS平台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在国外云厂商进入中国以后。国外公有云进入中国的门槛比较高,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但是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包括亚马逊、微软等IT巨头都在进入中国。在未来两年,更多的国际云厂商通过与国内公司合营的方式进入中国,其相对成熟稳定的云服务和较高的品牌效应将抢占国内份额。不过,同众多国外产品进入中国面临的问题一样,如何“接地气”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看到,对于耕耘中国多年的国际巨头,在这方面已经很有经验,构建生态圈,同时给予中国的研发团队足够的话语权,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国外云服务落地中国,一方面是带来竞争,另一方面是繁荣市场。我们应该看到,国内的云计算市场正在处于“落地”的阶段,需要有更多的玩家进来,不论是国外国外的、大大小小的,一起把这个市场做大,让企业更加了解云计算,拥抱云计算,这样大家才有肉吃。如果只是一两家独大,活力不足,整个云计算产业也带动不起来。 三、收购 “收购”正在逐渐成为各大公司实现战略布局、抢占先机的快捷手段。我们很久前就了解到,制约经济增长与经济活动的,不是资金的供给不足,而是对资金的需求不大。所以,对很多公司来说,担心的问题不是没有钱,而是有了钱,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利用。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一方面,云计算产业机会很多,给中小型创业公司提供了发展与崛起的空间;另一方面,大厂商应对变化的动作受到机制的约束,缓慢而繁琐。收购成为大公司占坑的好办法。 我们来看看本年度比较有名的云计算领域收购新闻:
其中,惠普收购Eucalyptus的新闻,InfoQ曾经也报道过,收购之后,原Eucalyptus CEO Marten Mickos将出任惠普Senior VP、云计算业务部General Manager,负责Helion Cloud的发展并直接汇报给惠普CEO Meg Whitman。Meg Whitman表示将投入10亿美元打造HP Helion Cloud的品牌,而Helion Cloud在技术上则跟OpenStack项目保持高度一致。 这个名单还可列很长,不一而足。我们可以看到,收购成为了云计算产业的常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产业正在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的阶段。从收购公司的角度分析,收购行为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点: 获取人才。有些收购事件,大企业想要的可能不是这些小公司的产品或者核心技术,而是背后的人才我曾经有机会问过多位公司高管:“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他们的回答通常会归结为一点:人。看起来挺虚的,不过仔细考虑,不论是产品设计、架构设计,还是运营模式、商业模型、资源运作等,都是人在做,通常顶尖的人才比普通人的效率和效益要高几百上千。有时候,少数顶尖的人才做的决策会决定公司的正确走向。所以收购之后,这些人才可能会转而参与更加重要的工作当中。 获取核心技术。这在收购事件中比较普遍。一项核心技术的研发有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和比较成规模的团队,而且还带着一些运气的成本,再加上存在的专利约束。考虑到这些综合性的因素,从头研发一项核心技术,还是收购一项核心技术,对于大公司来说,收购的性价比更高。这种方式可以让公司快速突破技术障碍,收购之后,核心技术会马上应用到公司的重要产品中,获得技术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积极影响公司的发展趋势。 获取产品,也就是补充产品线。产品和核心技术还不太一样。有些收购,公司是为了把被收购的产品加入到自己的产品体系中。考虑到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大公司不容易做到一个完整的产品线,对于非核心的业务,通过收购的方式纳入一些辅助的产品,从而帮助自己快速构建一个完善的系统,这种方式值得推荐。当然,整合收购的产品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前也有失败的案例,需要公司投入比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才能整合成功。 获取客户,也就是获取市场。这在收购事件中也比较普遍。通常在这种情况下,被收购的公司和收购公司存在竞争关系,两家各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产品和服务都有差别。大公司收购小公司之后,市场份额产生叠加,提高了市场占有率。通常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保持现有的状态,两种不同的产品服务于不同的客户;另一种则是以一种产品为主,逐渐替代另一种产品,从而以统一的方式服务于客户。目前来看,收购之后的结局大部分是后一种。不过,这种变化同样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如何实现两种产品的统一化服务是个难题,在实践中有成功也有失败。 防御性收购。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种情况下,收购公司对被收购公司的人才、核心技术、产品和客户都不感兴趣,大公司通常不希望竞争对手发展壮大,所以对于对手的潜在收购目标都会出手干预,甚至收购过来,要么好好培育,好么慢慢扼杀,总之不能让对手占到便宜。这种单纯的收购方式不常见,一般都是多种收购目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于被收购公司来说,大多数情况是一个好事情,背靠大树好乘凉,市场竞争的激烈让很多创业中小型公司过早的夭折,活下来的公司通常都是被收购,只有极少数才能走到独立发展甚至上市那一步,在当今的IT产业中很少见。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他们开始创业的时候,最初的目标也许就是被收购。 回到云计算厂商的收购分析上,刚才提到的几种目的在今年的收购中都出现过,不论是哪种目的,这些收购一定是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服务的,至于收购的效果,还需要更多时间至少到明年才能看出些眉目,现在下结论太早了。收购作为大公司的一种标配,为云计算产业的布局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收购出现,直到整个产业进入稳定期,只有几家大玩家的时候。但对于云计算来说,还太早,而且很多细分领域不会出现几家独大的情况。 四、Docker “Docker”应该是今年最火爆的技术之一,如果没有听说过,那么你就有点out了。关于Docker在这一年的发展情况,可以单独成一篇稿子了,我们InfoQ最年轻的高级编辑、也是长期追踪Docker发展的创作者郭蕾同学稍后会发表一篇详尽的Docker年终盘点,我就不在这里献丑了。我希望从技术发展史的角度来分析下目前Docker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机遇。 一项技术的成功因素其实和谈恋爱一样: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到正确的人,也就是古语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回首整个IT发展史,我们很难讲某项技术好还是不好,却可以说这个技术是不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一项技术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Docker满足了上述条件,这也是如今火爆的原因。那么,它现在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呢?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它的发展脉络,是应该全情投入,还是继续观望。我们在这里做一个简单分析。一项技术的发展周期,通常分为以下阶段:
如果按照以上的标准来分析Docker,我们可以认为,它现在还处于孕育期末尾、成长期开始阶段,社区和厂商开始关注,投入了较多资源,在业内也产生了一定的声音,也出现了部分应用场景,但大规模的应用还没有推广开来,需要时间的积累。我曾经和国内多家阿里云厂商的专家聊过,他们都很关注Docker技术,认为是云计算的一个助力点,但目前都还没有实际应用。一方面是等待技术与社区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需要投入资源实现技术转型。 由此可见,Docker的未来趋势已经很明朗,尽早关注与拥抱Docker才是正确的选择。按照以前的IT发展规律来看,规则的制定者要比追随者更有主动权和竞争优势。所以,目前阶段的Docker给了厂商和开发社区留下了“上船”的时间和空间,越往后越被动。 InfoQ一直尝试站在技术浪潮的前沿,让国内的架构师、开发者了解和借鉴整个技术社区的成果。就在几年前,Node.js刚刚开始萌芽和孕育时,我就策划了“深入浅出Node.js”专栏和迷你书,在国内较早地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现在Node.js已经进入了成长期,我们也为自己曾经做过的努力感到欣慰。现在轮到Docker了,在同事郭蕾的积极推动下,InfoQ已经成为国内Docker技术传播推广的最前沿阵地,“深入浅出Docker”、“Docker源码分析”、“Docker周报”等热门栏目不断推出,让国内社区和厂商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前几天,郭蕾告诉我,InfoQ挖掘的Docker作者都已经成为国内各个Docker社区和会议的带头人了,这是好事,这是我们的价值。在2015年,我们还要做更多。 上篇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后续内容将稍后推出。本文由InfoQ总编辑崔康执笔,编辑部成员均有贡献。 上一条: AWS系列一:亚马逊云服务的概述 下一条: 点评2014年中国十大公有云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