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
  • 2
  • 3
  • 4
  • 5
阿里云主机ECS 首 页  »  帮助中心  »  云服务器  »  阿里云主机ECS
解读2014云计算:有一种态度叫做“拥抱”(上)
发布日期:2016-4-7 21:4:30

  解读2014云计算:有一种态度叫做“拥抱”(上)

  2014年,整个IT领域发生了许多深刻而复杂的变化,InfoQ策划了《解读2014》年终技术盘点系列文章,希望能够给读者清晰地梳理出在这一年技术领域的发展变化,回顾过去,继续前行。

  本文为“解读2014云计算篇”,今年,虽然云计算已经不再像前几年那样火热,产业界对云计算的关注度已经被大数据、物联网等新的名词所超越,但是这并不意味着云计算自身影响力的削弱,而是因为“云”已经成为IT技术与服务领域的“常态”。产业界对待云计算不再是抱着疑虑和试探的态度,而是越来越务实地去接纳它、拥抱它,不断挖掘云计算中蕴藏的巨大价值。

  本文通过几个关键字来勾勒出今年整个云计算领域发展的脉络,深入分析这些词背后的意义、InfoQ对此的报道、对势态的评论等。

  一、生态

  “生态”是2014年云计算领域说得最多的一个词,各大厂商都逐渐认识到云服务不是一个孤立的产品,传统的软件销售模式已不再适应互联网的要求。客户购买云服务,不是使用它某种“功能”,而是基于厂商的平台搭建一个系统,规模可大可小,这种服务使用模式要求客户具备全面的技能,然而面临的困难也接踵而来。基于此,云服务厂商的当务之急是打造一个完备的生态圈。

  InfoQ此前有报道过,阿里云宣布启动“云合计划”,基于开放的API和共享的市场资源,对外招募合作伙伴。目标是在未来三年内招募万家以上的合作伙伴,不管是咨询公司、系统集成商、独立软件商、中小服务商、软件外包与IT服务商还是数据中心服务商。事实上,据我和多个云服务厂商的沟通了解,包括Microsoft Azure、UCloud等都推出了相应的创业者扶植计划,不一而足。

  既然是生态系统,那么一定要制定并维持好生态系统中的游戏规则。正如我在某云厂商的恳谈会中所说,这个系统不单单是开发者,还需要包括他背后的就职公司、他开发的产品面向的客户、开发者的合作伙伴等等,当然还有云服务厂商。一个平台想要凝聚力,不外乎从物质与精神两个方面分析。物质方面,开发者能从这个平台上获取利益,比如这个平台是支持开发者创业的、多语言跨平台的、具备快速部署优势的、适合迭代开发的,生态系统的成功案例多,具备这些特质,会让这个平台的开发者最终受益。从精神方面,要让开发者有参与感,他在开发方面的经验和知识能够通过生态系统分享出去,影响其他人和公司,并且他的意见能够得到及时的反馈,那么这种参与感会吸引开发者。

  云厂商的成败关键在于生态圈建设,谁的圈子越大越成熟,谁就会越容易活下来。所以,可以预见,在未来两年,厂商的生态圈建设将全面铺开,除了目前已有的创业者支持计划,更重要的是制定生态圈的生存法则,塑造合作共赢的业务模式,让生态圈里的大大小小的利益相关者都能找到合适自己的定位,并最终盈利。

  二、落地

  “落地”这个词在今年更多地用在了全球的云服务提供商。从没有人怀疑中国市场的巨大潜力与利益,当然,云厂商也不例外。从世界范围来看,美国领跑全球云服务市场,云计算产业体系完整,巨头企业加速向全球扩张,据业内数据,目前在全球TOP 100的云计算企业中,美国就占了 84 家。亚马逊占全球 IaaS 市场的40%、微软占全球 PaaS 市场的64%, Salesforce占全球 SaaS 市场的 21%。众多厂商在领跑之后,都把下一个掘金的目标对准了中国,国内的IT产业在近几年迅猛发展,云计算市场发展势头很好,特别是国内云厂商正在抢占市场份额,让美国公司的落地步伐迈得更紧。

  据InfoQ报道,微软中国在今年初宣布由世纪互联运营的Microsoft Azure在中国正式商用,并在年末的时候会开放注册,虽然中国版和国外版在某些最新功能上有所延迟,但同步的节奏也正在加快。Satya Nadella在今年2月上任微软CEO后提出“云优先、移动优先”的口号,Scott Guthrie则接任Satya此前担任的Cloud and Enterprise执行副总裁一职。在年末的时候,我采访了Azure落地中国的总导演、微软大中华区副总裁兼市场营销及运营总经理严治庆。他指出,作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国外云厂商需要通过独特的商务与运营模式在中国落地,这不但需要和各级政府部门的积极努力,还需要合作伙伴的紧密合作。

  除了已经落地的Azure,还有一个即将落地的大鳄——AWS,作为云服务的开创者,AWS在国内一直保持着很高的品牌知名度。据我了解,很多有国外业务项目的本土公司已经大量使用了国外的AWS服务。面对国内机遇,AWS着手布局。目前在国内推出了有限预览版,开设了多个数据中心,并在今年推出了中文支持和运营团队,部分企业已经开始在国内区域上线业务,何时才能真正落地,我们在2015年值得期待。

  未来IaaS与PaaS平台的竞争将更加激烈,特别是在国外云厂商进入中国以后。国外公有云进入中国的门槛比较高,受到一些条件的制约。但是中国的市场潜力巨大,包括亚马逊、微软等IT巨头都在进入中国。在未来两年,更多的国际云厂商通过与国内公司合营的方式进入中国,其相对成熟稳定的云服务和较高的品牌效应将抢占国内份额。不过,同众多国外产品进入中国面临的问题一样,如何“接地气”是一个巨大的挑战。我们看到,对于耕耘中国多年的国际巨头,在这方面已经很有经验,构建生态圈,同时给予中国的研发团队足够的话语权,问题正在得到解决。

  国外云服务落地中国,一方面是带来竞争,另一方面是繁荣市场。我们应该看到,国内的云计算市场正在处于“落地”的阶段,需要有更多的玩家进来,不论是国外国外的、大大小小的,一起把这个市场做大,让企业更加了解云计算,拥抱云计算,这样大家才有肉吃。如果只是一两家独大,活力不足,整个云计算产业也带动不起来。

  三、收购

  “收购”正在逐渐成为各大公司实现战略布局、抢占先机的快捷手段。我们很久前就了解到,制约经济增长与经济活动的,不是资金的供给不足,而是对资金的需求不大。所以,对很多公司来说,担心的问题不是没有钱,而是有了钱,应该如何进行有效的利用。在日新月异的互联网时代,一方面,云计算产业机会很多,给中小型创业公司提供了发展与崛起的空间;另一方面,大厂商应对变化的动作受到机制的约束,缓慢而繁琐。收购成为大公司占坑的好办法。

  我们来看看本年度比较有名的云计算领域收购新闻:

  1.   惠普收购云计算软件公司Eucalyptus
  2.   Docker收购持续集成服务提供商Koality
  3.   爱立信收购云计算软件公司Apcera控股权
  4.   EMC收购云计算创业公司Cloudscaling
  5.   SAP收购云计算软件公司Concur
  6.   苹果收购云计算公司Union
  7.   云计算企业CallidusCloud收购LeadFormix
  8.   思科收购私人控股OpenStack供应商Metacloud
  9.   世纪互联收购第一线集团旗下的DermotHoldingsLimited
  10.   Google收购云计算工具开发商Firebase

  其中,惠普收购Eucalyptus的新闻,InfoQ曾经也报道过,收购之后,原Eucalyptus CEO Marten Mickos将出任惠普Senior VP、云计算业务部General Manager,负责Helion Cloud的发展并直接汇报给惠普CEO Meg Whitman。Meg Whitman表示将投入10亿美元打造HP Helion Cloud的品牌,而Helion Cloud在技术上则跟OpenStack项目保持高度一致。

  这个名单还可列很长,不一而足。我们可以看到,收购成为了云计算产业的常态,这也从侧面反映了这个产业正在处于快速发展与变革的阶段。从收购公司的角度分析,收购行为的目的不外乎以下几点:

  获取人才。有些收购事件,大企业想要的可能不是这些小公司的产品或者核心技术,而是背后的人才我曾经有机会问过多位公司高管:“你们的核心竞争力是什么”,他们的回答通常会归结为一点:人。看起来挺虚的,不过仔细考虑,不论是产品设计、架构设计,还是运营模式、商业模型、资源运作等,都是人在做,通常顶尖的人才比普通人的效率和效益要高几百上千。有时候,少数顶尖的人才做的决策会决定公司的正确走向。所以收购之后,这些人才可能会转而参与更加重要的工作当中。

  获取核心技术。这在收购事件中比较普遍。一项核心技术的研发有时需要比较长的时间和比较成规模的团队,而且还带着一些运气的成本,再加上存在的专利约束。考虑到这些综合性的因素,从头研发一项核心技术,还是收购一项核心技术,对于大公司来说,收购的性价比更高。这种方式可以让公司快速突破技术障碍,收购之后,核心技术会马上应用到公司的重要产品中,获得技术优势,提高市场竞争力,从而积极影响公司的发展趋势。

  获取产品,也就是补充产品线。产品和核心技术还不太一样。有些收购,公司是为了把被收购的产品加入到自己的产品体系中。考虑到云计算产品和服务的多样性,大公司不容易做到一个完整的产品线,对于非核心的业务,通过收购的方式纳入一些辅助的产品,从而帮助自己快速构建一个完善的系统,这种方式值得推荐。当然,整合收购的产品是一项非常具有挑战性的任务,之前也有失败的案例,需要公司投入比较多的人力和物力,才能整合成功。

  获取客户,也就是获取市场。这在收购事件中也比较普遍。通常在这种情况下,被收购的公司和收购公司存在竞争关系,两家各占有一部分市场份额,但是产品和服务都有差别。大公司收购小公司之后,市场份额产生叠加,提高了市场占有率。通常有两种发展方向,一种是保持现有的状态,两种不同的产品服务于不同的客户;另一种则是以一种产品为主,逐渐替代另一种产品,从而以统一的方式服务于客户。目前来看,收购之后的结局大部分是后一种。不过,这种变化同样具有很大的挑战性,如何实现两种产品的统一化服务是个难题,在实践中有成功也有失败。

  防御性收购。所谓“敌人的敌人就是朋友”。这种情况下,收购公司对被收购公司的人才、核心技术、产品和客户都不感兴趣,大公司通常不希望竞争对手发展壮大,所以对于对手的潜在收购目标都会出手干预,甚至收购过来,要么好好培育,好么慢慢扼杀,总之不能让对手占到便宜。这种单纯的收购方式不常见,一般都是多种收购目的综合作用的结果。

  对于被收购公司来说,大多数情况是一个好事情,背靠大树好乘凉,市场竞争的激烈让很多创业中小型公司过早的夭折,活下来的公司通常都是被收购,只有极少数才能走到独立发展甚至上市那一步,在当今的IT产业中很少见。对于很多公司来说,他们开始创业的时候,最初的目标也许就是被收购。

  回到云计算厂商的收购分析上,刚才提到的几种目的在今年的收购中都出现过,不论是哪种目的,这些收购一定是为公司的战略决策服务的,至于收购的效果,还需要更多时间至少到明年才能看出些眉目,现在下结论太早了。收购作为大公司的一种标配,为云计算产业的布局起到了重要作用。未来还会有更多的收购出现,直到整个产业进入稳定期,只有几家大玩家的时候。但对于云计算来说,还太早,而且很多细分领域不会出现几家独大的情况。

  四、Docker

  “Docker”应该是今年最火爆的技术之一,如果没有听说过,那么你就有点out了。关于Docker在这一年的发展情况,可以单独成一篇稿子了,我们InfoQ最年轻的高级编辑、也是长期追踪Docker发展的创作者郭蕾同学稍后会发表一篇详尽的Docker年终盘点,我就不在这里献丑了。我希望从技术发展史的角度来分析下目前Docker所处的发展阶段和历史机遇。

  一项技术的成功因素其实和谈恋爱一样:在正确的时间、正确的地点遇到正确的人,也就是古语所说的“天时、地利、人和”。回首整个IT发展史,我们很难讲某项技术好还是不好,却可以说这个技术是不是顺应了时代的发展需求。一项技术要想获得较好的发展,通常需要满足以下条件:

  1.   该技术相比之前的解决方案有创新之处,在本质上有比较明显的改善——以Docker为例,创新分很多种,发明创造是一种,而把现有技术应用到另一个领域解决问题,也是一种创新,Docker就是后一种,而且解决问题的效果比较明显。
  2.   应用该技术的领域进入快速发展阶段或者积重难返、亟需取得突破——随着云计算领域的发展,开发者面临着环境管理复杂、软件配置管理复杂等问题,Docker提供了一种在安全、可重复的环境中自动部署软件的方式,它的出现为基于云计算平台发布产品提供了崭新的方式,这也得益于云计算的发展需求。
  3.   该技术门槛不高,社区和开发者乐于学习——对于云计算领域的底层工程师来说,Docker的学习曲线比较友好,没有高深的数学算法,再加上是开源项目,社区参与度高,学习资料和论坛多,所以关注Docker的人基数比较大,群众基础好。
  4.   有厂商愿意推动这项技术的发展——刚才提到,Docker的出现为基于阿里云计算平台发布产品提供了崭新的方式,这对厂商来说是吸引开发者的亮点之一,所以Docker一经推出,就吸引了IBM、Google、RedHat等业界知名公司的关注与技术支持。

  Docker满足了上述条件,这也是如今火爆的原因。那么,它现在发展处于哪个阶段呢?我们应该如何把握它的发展脉络,是应该全情投入,还是继续观望。我们在这里做一个简单分析。一项技术的发展周期,通常分为以下阶段:

  1.   播种期——技术概念刚刚提出,原型正在制作,没有任何评估和分析,只停留在纸上谈兵。市场份额为0。
  2.   孕育期——有社区和厂商开始关注该技术,并投入资源研究和推动技术发展,讨论其有效性和可行性,培养生态系统,处于起步阶段。
  3.   成长期——在技术方面明确之后,应用技术的产品和服务快速发展和推出,整个社区和众多厂商推动该技术发展,并获得客户的广泛认可。
  4.   成熟期——技术研究、应用、评价、路线图都已经非常明确。社区对技术已经完全了解,更多关注应用,厂商的产品已经成熟,并逐渐发现新的问题。市场份额保持稳定。
  5.   衰落期——技术逐渐无法满足产业发展的需求,新的技术被提上日程,老技术逐渐收到冷落,市场份额严重下降。

  如果按照以上的标准来分析Docker,我们可以认为,它现在还处于孕育期末尾、成长期开始阶段,社区和厂商开始关注,投入了较多资源,在业内也产生了一定的声音,也出现了部分应用场景,但大规模的应用还没有推广开来,需要时间的积累。我曾经和国内多家阿里云厂商的专家聊过,他们都很关注Docker技术,认为是云计算的一个助力点,但目前都还没有实际应用。一方面是等待技术与社区更加成熟,另一方面也需要投入资源实现技术转型。

  由此可见,Docker的未来趋势已经很明朗,尽早关注与拥抱Docker才是正确的选择。按照以前的IT发展规律来看,规则的制定者要比追随者更有主动权和竞争优势。所以,目前阶段的Docker给了厂商和开发社区留下了“上船”的时间和空间,越往后越被动。

  InfoQ一直尝试站在技术浪潮的前沿,让国内的架构师、开发者了解和借鉴整个技术社区的成果。就在几年前,Node.js刚刚开始萌芽和孕育时,我就策划了“深入浅出Node.js”专栏和迷你书,在国内较早地推动该技术的发展和普及,现在Node.js已经进入了成长期,我们也为自己曾经做过的努力感到欣慰。现在轮到Docker了,在同事郭蕾的积极推动下,InfoQ已经成为国内Docker技术传播推广的最前沿阵地,“深入浅出Docker”、“Docker源码分析”、“Docker周报”等热门栏目不断推出,让国内社区和厂商有一个比较全面深入的了解。前几天,郭蕾告诉我,InfoQ挖掘的Docker作者都已经成为国内各个Docker社区和会议的带头人了,这是好事,这是我们的价值。在2015年,我们还要做更多。

  上篇结束,非常感谢大家的耐心阅读,后续内容将稍后推出。本文由InfoQ总编辑崔康执笔,编辑部成员均有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