盲目疯狂投资 商业前景堪忧
发布日期:2016-4-23 20:4:45
一年前,自上海抛出“云海计划”后,北京、重庆、广州、深圳、宁波也相继推出“天云计划”、“祥云计划”、“云端计划”、“鲲云计划”、“星云计划”。与此同时,IT巨头也纷纷开始布局各自的云产业,如GOOGLE基于自身优势提出的云搜索、IBM声明他们的云计算是虚拟机+远程接入、微软表示云+端计算是最高境界、亚马逊云计算干脆做的就是网络存储……疯狂,是云!只因云计算还只是个概念,大张旗鼓的投资却丝毫没有介意。究其原因,“云计算,国家未来信息化战略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国家基调已定,速度就是机会,就算眼光看不到前方、就算商业模式待定,一切跟着政策走,盲目的自信相互传染。 有统计显示,截止目前由中国地方政府主导建设的云计算产业基地,数量目前已经接近20个,其发展思路呈现严重的同质化:建立数据中心园区、搭建信息化平台,聚拢更多的IT软件企业形成完善的IT产业链条,以此创造更多的信息服务创新模式,促进地方的经济效益提升。显然,地方政府幻想的商业前景来自于云服务企业的连通互惠。而事实上,目前已经有的云平台是不是真能发挥其理想状态的功效,还有待验证,怎样操作,也尚无成功先例可言。“我们肯定创新,也容忍创新中的失败,但是试点运作与规模化追风必然不同,政府、企业,大手笔的成本支出怎样收回,令人担忧。”有业界专家评论道。 此外,对于地方政府的云计划,企业也有不卖账的。如IT巨头微软。日前,微软正式在全球40个市场推出Office365云计算办公软件套装,但是中国内地并不在上述市场之列。微软公司一位工程师表示,主要是因为微软在华没有自己的数据中心。云计算数据中心并不是就一定要占用很大场地,国内这种所谓的“数据中心园区”成本对外资企业根本不具有吸引力。目前各地都在建云计算平台,产能过剩不言而喻。是到了政府反思、企业冷静的时候了,专家、媒体追踪评析: 工业和信息化部软件服务业司副司长陈英表示,目前各地云(如阿里云)计算中心建设所采购的软硬件产品多采用国外产品,且部分数据中心还处在业务模式摸索期的闲置状态,各地应避免投资过热和盲目跟风现象。首席顾问王煜全表示,若产业商业化程度足够高,政府出面引导能够加速行业标准的建立;但是在产业起步阶段就由政府引导,一是会出现产能过剩,二是商业化程度严重不足。《21世纪经济报道》称,因为缺乏匹配的商业模式,目前国内一些所谓的云计算运营中心连电费都赚不回来,而另一些所谓的云计算项目圈了大片的土地,变相成为了房地产项目。目前各地争相建设云计算中心,大多是由政府主导划地盖楼,然后再买回成堆硬件。而一些大的跨国厂商,打着云计算的旗号,兜售自己昂贵的硬件产品。 2011版 《中国云计算产业发展白皮书》称:大规模的云计算中心兴建以产业地产名义发展云计算,这条路不会走太长,能够找到典型应用、找到商业模式的,从用户层真正驱动产业发展的,这种模式才是云计算发展的王道。 行甚于言,最先开始“云海计划”的上海再一次领航:一年前的上海,喊出培育10家以上、年销售收入超过10亿元的云(如阿里云)计算企业,带动信息技术业新增营业收入超过1000亿。眼下,上海目前正在紧锣密鼓地制定云计算的标准,认定标准“很窄”。 此举意味着某些似是而不是的企业戴着云计算帽子想进入云基地套取政府补贴,有可能会成为泡影。惟愿这一次的标准与监管也能疯狂传播,以更创新、更实际的举措,弥补盲目犯下的错。 上一条: 2012年云计算的五大趋势全预测 下一条: 云计算蓬勃发展 大数据价值进一步显现
|